杂霸让:兵如节2 0简介(2016)
兵如港新村,马来亚紧急状态下的代表性时代产物之一。至今,兵如港新村依然是霹雳最大的新村,全国第三大的新村。
随着60年代马来亚紧急状态结束后,取消了人与物品的流动管制,经济活动也逐步开放,村民也动起来,投身于经济活动中。大量的家庭工业如雨后春笋,各行业蓬勃发展,生意盎然。兵如港成为了市内外手工艺、烘焙食品、神料用品、调味料、日用品的集散地。
兵如港的位置极具战略性,出入方便,用地便捷,各行业相互支撑,经济能自供自足,欣欣向荣,吸引了邻近社区与市民到村里消费。繁荣的社区经济带来大量的流动人口,而餐饮业抚育了众多人的口腹,应付大量人口的饮食需求。
随着城市发展,村内的社区规划问题越来越严峻,大量的家庭工业搬迁或结业,令大量工作流失;此外,基础设备日益老化,限制了企业的发展,导致业者逐渐撤出……社会发展迅速,现代人对耗时且乏味的学徒制兴致缺缺,使得一些传统技艺逐渐失传,令传统行业青黄不接,逐渐消逝在历史的齿轮下。
慢慢地,在兵如港生活或工作的人家偶也随着迁移,经济活力不可避免地下降,年轻人出走寻找更好的机会。在过去十年,兵如港的人口老化,经济活动衰退使得这新村老态龙钟了。兵如港会不会像国内其它新村似,沉寂并消逝在在人们的视野中?还是年轻人积极活化老社区,重返新村组织新经济活动,为它赋予新的生命。或许,这还需要时间的见证。